首页 > 文章中心 > 十七大

十七大范文精选

十七大范文第1篇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张景勇、顾瑞珍、邹声文)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十七大报告明确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十七大报告的庄严宣示,在代表中产生强烈共鸣。大家表示,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当前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只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党全国人民,7300多万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七大报告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引起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十七大代表许晓珠长期在广东工作,又曾在西藏挂职。从南海之滨到雪域高原,独特的经历使他对这场历史性巨变有着切身的感受:“广东省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发展成绩人所共知。就是在我挂职的西藏林芝,变化也相当大。这里以前大家的口头禅是‘排着长队打电话,穿着雨鞋上厕所’,说明很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投入支持力度,现在大家的口头禅变成了‘看上去像江南,不知道在高原’。”

许晓珠的感受,道出了代表们的心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十七大报告深刻地揭示了这场历史性巨变的动力源泉。

十七大代表、来自四川九寨沟的章小平说:“我的家乡以前十分封闭,大家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改革开放以来,九寨沟公路四通八达,还建了机场,彻底打破了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家乡的山山水水变成了闻名天下的风景区。”

据章小平介绍,1984年九寨沟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270元,到2006年超过20000元。“改革开放使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九寨沟。”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十七大报告概括出许多十七大代表的共同感受。

“29年前,刚刚走出十年‘’的中国百废待兴,而一旦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势头就不可阻挡。”十七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用一组数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快速增长。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十七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最可贵的理论品格。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十七大代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说:“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结论,历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检验,闪烁着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归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表达了7300多万党员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十七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命运。30年前,他所在的西辛庄村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分家时,李连成全部家当只有两间破草屋、一口锅、一张旧床。改革开放后,他在自家农田里搞起了蔬菜大棚,几年就净赚17万元,成了村里的首富。在他的带领下,如今西辛庄村“家家是股东、户户有工人”,年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不足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1800元,当年的穷村成了“全国文明村”。

“也许我的理论懂得不多,但我和我们村的变化告诉我,我们就得走这条路,认这个理。”李连成用朴素的话语,回答了一个重大的课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思考、不懈求解的重大课题。”苏荣代表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十七大代表、江苏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党的十七大报告用整整四个段落的篇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找一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的艰辛探索,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十七大代表、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姜异康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姜异康代表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只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七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号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响应。

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发展到今天家家有汽车,人均资产超过百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江苏江阴华西村的巨变,让十七大代表、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深有感触:“一个家庭要有自己的顶梁柱,一项事业要有自己的领导核心。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华西村的巨变;没有党的领导,我只能从‘放牛娃’变成‘放牛翁’。”

新世纪新阶段,新课题新考验。“要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苏荣代表说。

使命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代表们表示,面向未来,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任务,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

十七大范文第2篇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长达2个半小时的报告中,总书记高度概括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堪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发出的政治宣言。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成果,是贯穿整个十七大报告的思想和灵魂,是引领今后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伟大旗帜和行动纲领。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强调,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二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福音书。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动、最现实的体现,中国的老百姓从此有福了。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不交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公务员增加工资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桩桩件件,落在百姓心坎上。一个国家昌盛,人民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教育、就业、分配、养老、医疗保障、社会稳定,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大会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办法,必将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励、鼓舞人民群众投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十七大范文第3篇

第一,十七大科学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更高地举了起来,这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世瞩目、举国关注。中国人民关注十七大、期待十七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民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受中深切认识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都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又好又快发展,又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9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现在,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带领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十七大的热切期盼,也是历史赋予十七大的重大使命。

十七大勇敢承担起党和人民的重托,鲜明回答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回答了党内外、国内外关注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这些回答归总起来说,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同志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和报告的主题向世人明确昭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旗帜,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旗帜,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中国共产党要走的道路,就是同志开始探索的、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要保持的精神状态,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本世纪前20年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按照十六大提出、十七大充实的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回答,充分反映了党心民意,充分表明我们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大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十七大范文第4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

**在讲话中指出,把中央委员会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央委员会每一位成员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重要职责的必然要求。

**强调,党的十七大的历史任务,就是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历史任务,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全面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更好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强调,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央委员会每一位成员的庄严责任。

**指出,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指出,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深刻阐述,我们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扩大人民民主,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统筹兼顾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工作,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十七大范文第5篇

为了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开创全区财政工作新局面,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抓好财源建设,努力做大收入“蛋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促进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有雄厚的财力作“后盾”。因此发展经济、增强地方财力是财政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首要任务,也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围绕“强工、建城、活商、富农”的发展思路,积极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增强财政实力。为此,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自主创新、自我搞活的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调控作用,加大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巩固基础财源;要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川汇综合投资公司作用,帮助企业打破融资“瓶颈”,加快发展步伐,壮大新兴财源;要全面发挥优惠政策激励引导作用,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培育后续财源;要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完善财政增收机制,增强财政聚财功能;要用足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转移支付,切实增强财政实力。财政实力的壮大,必将会为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公共财政的阳光才会更温暖,照耀的范围也才会更广。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

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的安排既要支持经济的发展,也要支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文化及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的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体地说,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三农、教育、卫生、科学、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区人民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着力支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七大民生保障体系。一是完善“三农”保障体系,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措施,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二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救助资金管理体系;三是完善城乡教育保障体系,全部免除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四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对无力看病就医的特困家庭和人员的医疗救助;五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五保户集体供养范围,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实行奖励扶助;六是完善城乡就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贴等财税扶持政策;七是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支持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三、继续深化改革,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关栏目更多

十七大

相关期刊更多

齐鲁药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汽车知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奇闻怪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北桥杂志社

友情链接